首頁 |
|
“粥”到
母親不是什么大廚,但對熬粥卻是情有獨鐘。按照四川人的生活習慣,早上喝粥,中午米飯,晚上喝粥,幾乎雷打不動。雖說遷居北方洛陽近四十年,母親卻一直未曾改變做飯的方式與習慣。退休后,她更是閑暇無事,早早起來為家人熬粥,看著我們吃得津津有味,自然感到愜意與滿足。
秋意漸濃,日光稀薄,空氣中少了些許暖意,此時最盼喝上一口熱氣騰騰的香粥。一把白米或是黃澄澄的小米、玉米糝,用清水洗凈,倒入鍋中熬煮。不大會兒功夫,咕嘟咕嘟聲起,清冽的水逐漸粘稠,水米交融,或白或黃的米粒在沸水中上下翻騰、舞動,粥便開始香氣飄散廚房。熬好的粥,舀進白瓷碗里,趁熱喝一口,一股暖意順著食道進入胃里,瞬間全身便也舒展了。在粥中放紅薯是母親的最愛,時常還會少量放入黃豆、綠豆、赤豆及百合等。有一段時間,我一時好奇買了桃膠和茯苓讓母親熬粥時放上些許,但她總也不習慣。
粥的味道,其實很簡單。粥本身樸素,原味的粥自然清香。母親說:“年紀大了,吃不了硬食,清粥好消化。”愛人也是窮苦人家長大的孩子,獨愛喝粥。每次從工地回到家中,一碗清粥就著蘿卜干或泡菜,用他話說就是絕配。吸溜吸溜的聲音沒響多會兒,米粥就被愛人喝個碗底朝天,臉上笑瞇著心滿意足。
粥中還可以隨意加入水果、蔬菜、豆類、肉等食材,按照自己的心底之念和想像力搭配后,花樣繁多,色澤豐富,且甜、咸、鮮隨意調配,營養可人。女兒從小由母親帶大,長大外出上學后,不知何故竟然漸漸不喜喝粥,更偏愛吃咸口面條等食物。若是我用熬的骨頭湯、雞湯等煮粥,令她歡喜不已,吃得眉開眼笑,夸贊此乃人間第一美味,同時感嘆學校為何不做這般好吃的飯食讓人享用。我獨自在家,為圖省事,常用豆漿機做米糊喝。食材都被打成了糊糊狀,分辨不出原來的模樣。因加上兩顆紅棗的緣故,盛一勺入口,淡淡的甜香讓清晨有了一絲美妙的遐想。
把一粒粒米煮到開花,常能喝到粥是一種福氣。都說粥是神仙品,養胃養生,令人神清氣爽。粥也是家人的一種關愛,暖心暖胃,讓生活豐盈充實、幸福美滿。“粥”到,日子便過得好哩!